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

梁军,何建邦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论文来源:地球信息科学

摘要:城市是一种人地关系系统。“数字城市”是城市的信息系统或数字神经系统, 它必须反映现实城市的人地关系。数字城市是现实城市人地关系在信息空间的影射。数字城市的主体是人, 由政府、企业和市民构成, 因此, 城市信息系统由政府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公众服务信息系统构成,…

关键词: 数字城市; 人地关系; 城市信息系统

1 引言

“数字城市”在当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建设部提出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工程”, 2000 年5 月在北京召开了“21 世纪数字城市市长论坛”。2001 年 9 月, 在广州召开了 “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暨21 世纪数字城市论坛”。“数字城市”的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重视, 并列入国家“十五”期间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据报道, 在“九五”期间, 我国有70 余个城市总投入80 余亿元进行了数字城市的规划; 预计在“十五”期间, 开展此项工作的城市将超过 200 座, 总投入将超过100 亿元; 估计到2010 年,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0%左右[ 16] 。

国内现有城市 668 个, 在未来的十年内, 都将建立各自的“数字城市”, 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还在不断地增加, 用于“数字城市”建设的投入将是巨大的, 能否有效利用这些资金, 关键的问题在于弄清楚要建立什么样的“数字城市”, 何种“数字城市”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尽管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城市”, 就世界范围看, “数字城市”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1] 。但是, 我们对“数字城市”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否则, “数字城市”的建设将会是南辕北辙, 其浪费将是惊人的。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对“数字城市”建设所涉及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

2 城市系统与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内涵的了解必须从城市的本质出发。钱学森指出“所谓城市, 就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和自然环境利用为特点, 以集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的, 集约人口、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 4]

城市的主体是人, 它由政府、企业和市民三大行为主体构成, 城市政府的管理、企业的商业活动、市民的生产与生活无不体现出城市的这种人地关系,城市发展过程是人地关系调整的过程, 政府管理是为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有目的地协调城市人地关系的过程, 而城市的各种法规是城市长期人地关系协调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城市系统的构成如图1 所示。

反馈是系统实现控制的基本途径, 是生物系统、机器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的共同特征。”[ 5] 城市也不例外, 它存在一个内在的信息系统, 对城市系统的发展进行调控, 这种调控使城市系统成为一个功能与结构相对稳定的系统,

更多内容请查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