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江苏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救助示范项目验收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夏瑛 记者曹颖报道  近日,江苏省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示范工程项目“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救助决策支持技术应用与示范”在南京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评审验收。由南京大学、国家气象中心、解放军理工大学、江苏省农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对项目进行了审查验收,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以伍荣生院士、李泽椿院士为主任的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根据江苏的特色和需求,创新性地开展了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救助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应用与示范,项目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气象灾害预警和防灾减灾工作。


  江苏是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交通大省,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灾害性、突发性天气频发,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江苏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将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2008年省科技厅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部署,启动实施科技惠民工程,资助气象部门实施了该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由江苏省气象台作为第一承担单位,联合省气象科研所、南京农业大学、省气象服务中心、南通、盐城等有关市县气象局参加。


  项目针对暴雨、台风、强对流、大雾、暴雪等气象灾害,利用大量长序列的气象资料,采用中尺度诊断和数值模拟技术,揭示了不同类型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机制,为灾害性天气预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多源探测信息,引入集合预报、模糊数学、灰色理论等,创新性地开发了多模式暴雨集成预报、暴雨概率预报以及单模式多物理过程集合预报方法,将接近度及其算法运用于强对流和雾的预报,研发了新的精细化预报产品,显著提高了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面向不同对象、不同行业,研制了针对性的应急救助决策支持技术,建立和丰富了高速公路气象灾害预警预报模型和产品,研发了主要农作物、特色农作物和特色水产品的气象灾害灾前防御、灾后救助技术、不同生育期气象灾害及病害防治技术、措施和农事建议,为开展防灾减灾和应急救助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了分灾种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运用云计算、SuperMap、RealSpace GIS和WEB富客户端等技术,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产品制作应急救助系统;基于Webservice、Lbs、多手段融合等技术建立了一键式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多功能综合发布系统。   


  项目面向党委、政府部门,农业、交通等行业,面向社区、农村等基层设立了上百个示范点和示范区域,开展应用服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预报服务时效延长15—30 分钟,预警信息发布效率提高,单位时间覆盖用户增加一倍以上,气象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气象防灾减灾提供了决策依据,为农业、交通、水利、国土、城建等行业和广大社会公众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了针对性服务,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成果正在向全省推广应用,对提高江苏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