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个“世界气象日”,我们聊聊智慧气象

  2018年3月23日,是第58个“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Weather-ready, climate-smart(中文主题“智慧气象”)

 

何为智慧气象?

 

  智慧气象的实现是社会技术高度发展的直观体现:比如当降水发生时,可以自行判断是否能造成安全隐患,判断城市易涝区域的积水深度,并实时将积水深度和短时间内发展形式自动推送到交通管理部门,甚至临近车辆驾驶员处;当气温随着季节变化,供暖公司根据智能判断生成的建议供暖起止日期及每日所需能耗,来制定当年的供暖策略;当台风发生时,通过联通出航船只并推送台风实时位置、移动速度、强度等信息,结合船只当前位置给出定制化的避灾路线。

 

  智慧气象是未来气象服务的核心基础与能力,实现数据的“智慧化”、预报精细化,从防灾减灾到保障生产活动,再到公众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怎样实现“智慧气象”?

 

  实现智慧气象,除了采用成熟先进的信息系统技术外,还要考虑更多的业务服务新模式,打破数据壁垒,通过更加全面的方式实现气象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服务。

 

  超图自2008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为气象现代化提供解决方案。基于深厚的经验积累,我们认为以下三点将对大数据时代下智慧气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智慧气象,数据先行

  新的时代是数据的时代,除了充分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外,更全面丰富、更加准确的数据是实现对天气及灾害预测预报的基础。没有完善的数据体系,高效的数据服务系统,标准化的数据服务模式,就没有智慧气象赖以生存的土壤,就好像船没有了水、车没有了路、植物没有了土地。

 

  2、智慧气象,思维创新

  没有新的思想,就没有技术的进步,正所谓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智慧气象的实现,要有更加新颖、更加个性化、更加人本化的服务模式。服务模式的创新是实现智慧气象最根本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想过电脑会有类似人的思维能力,就不会出现人工智能这种产物。同样我们如果没有想到气象服务也能脱离人的掌控,那么实现智慧又谈何容易?最终只能变成人工定制而非智慧。

 

  3、智慧气象,技术支撑

  当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是技术更迭带来的利好,而当今社会恰恰处于一个技术的爆发期。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日渐成熟,人工智能能力的不断提高,基于超级计算机的数值预报模式不断发展,气象信息化手段为智慧气象提供了更好的技术熔炉。而遥感观测在气象领域的深入应用、雷达和区域加密观测的不断增强,使得气象数据达到秒级不间断输入,却不会对存储负载造成压力,成就了智慧气象。

 

小科普: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每一个“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国成员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开展世界气象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各国人民了解和支持世界气象组织的活动,唤起人们对气象工作的重视和热爱,推广气象学在航空、航海、水利、农业和人类其他活动方面的应用。

 

  近十年世界气象日主题

  近十年世界气象日主题

  2008年—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2009年—天气、气候和我们呼吸的空气

  2010年—世界气象组织致力于人类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

  2011年—人与气候

  2012年—天气、气候和水为未来增添动力

  2013年—监视天气,保护生命和财产

  2014年—天气和气候:青年人的参与

  2015年—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

  2016年—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